BTC ETF引爆投資熱潮?老張帶你避開地雷!

BTC ETF引爆投資熱潮?老張帶你避開地雷!

嗨,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專欄寫手老張!最近大家見面,是不是話題都離不開一個「幣」字?從巷口早餐店阿嬤到辦公室的年輕人,人人都在討論那個「會發光的數位黃金」——比特幣 (Bitcoin),還有它身邊那位新貴: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Bitcoin Exchange Traded Fund, BTC ETF)。搞得大家心癢癢,又怕怕的,對吧?

回想起來,以前大家要買比特幣,就像要去神秘的地下金庫一樣,得找加密貨幣交易所 (Cryptocurrency Exchange),開戶、驗證身份、搞懂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怎麼用,還要擔心安全問題,搞不好還被網路釣魚。光是這些步驟,就讓不少想嘗鮮的朋友望之卻步。那感覺就像是你想吃一顆美味的蘋果,結果得先去果園自己種、自己採、自己洗,還得擔心有沒有蟲,真是勞心勞力。不過,這一切,隨著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現,似乎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你知道嗎?比特幣這個數位資產,其實是在二零零九年,由一個化名「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創造出來的。它不是任何國家發行的貨幣,而是建立在一個叫做「區塊鏈 (Blockchain)」的先進技術之上。想像一下,區塊鏈就像一本公開、透明、誰都不能竄改的「數位總帳 (Digital Ledger)」,每一筆交易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上面。而且,比特幣的總量是有限的,只有兩千一百萬枚,透過一種叫做「挖礦 (Mining)」的特殊方式產生,預計二一四零年才會全部「挖」完,到二零二四年年初,市面上已經有大約一千九百萬枚了。這種稀缺性,加上它能匿名交易、快速跨境轉帳的特性,讓它從一個小眾的科技實驗,搖身一變成為全球金融界無法忽視的新勢力。它甚至被不少人視為對傳統銀行體系和中央銀行的一種挑戰,雖然還在發展初期,潛力無限,但風險當然也如影隨形。

過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對於直接投資比特幣的基金總是特別謹慎,畢竟比特幣波動性太大了,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心臟不夠大顆真的會受不了。他們最先在二零二一年十月核准了只投資「比特幣期貨合約 (Bitcoin Futures Contract)」的基金。什麼是期貨合約呢?簡單來說,就是一份約定未來某個時間、以某個價格買賣比特幣的契約。這就像你現在跟菜農約好,三個月後以固定價格買十斤高麗菜,不管到時候市場價是漲是跌,你都得照約定走。所以,這種基金的價格走勢,可能跟比特幣現貨的價格不完全一樣,而且還會涉及到「展期溢價 (Roll Premium)」等額外成本,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複雜?

不過,經過了大概十年馬拉松式的遊說,還有「灰度投資 (Grayscale Investments)」鍥而不捨地提起訴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終於在二零二四年一月,點頭核准了第一批「實體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 (Spot Bitcoin Exchange Traded Fund)」。這十檔基金,在二零二四年一月十一日正式上市,簡直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座里程碑!這下可好,以前想碰比特幣又覺得麻煩的朋友們,現在只要透過傳統證券戶頭,就能像買股票一樣,輕鬆買到這些直接持有比特幣的基金份額了。這就像是想吃蘋果,不用自己種了,直接去超市就能買到洗好、切好的蘋果汁,方便又省心。

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核准之後,市場可說是熱鬧滾滾,交易量直線飆升。你看看,根據統計,三月份單日交易量甚至曾逼近一百億美元,之後也持續維持在數十億美元的高水平,簡直是把市場攪得風生水起!從二零二四年一月十日至今,這些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累計的資金流入高達數百億美元,簡直是投資界的「超級吸金王」!甚至超越了二零零五年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 (Gold ETF) 剛上市時期的吸金速度,這在金融史上可說是史無前例,讓人不得不驚嘆比特幣的魅力。

這波資金狂潮可不是散戶朋友一頭熱而已。鏈上數據分析師阿姆爾·塔哈 (Amr Taha) 等人發現,在二零二四年六月十八日之前的三十天內,光是美國上市的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淨流入就高達五十一億四千萬美元!更耐人尋味的是,單筆超過一百萬美元的比特幣轉帳量增幅最大,這通常意味著「機構投資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興趣濃厚。這些大型基金、投資公司就像嗅到獵物的老虎,正大舉進場。想想看,連美國醫療科技公司「山姆勒科學 (Samler Scientific)」都大膽宣布,要在二零二七年前長期持有十萬五千枚比特幣,就知道這波熱潮有多麼「硬核」。連幣安 (Binance) 上的「鯨魚錢包 (Whale Wallet)」存款金額都能在一天之內從二十三億美元暴增到四十五億九千萬美元,足以說明大資金的蠢蠢欲動。

然而,有趣的是,儘管比特幣價格逼近歷史高點,甚至一度在二零二四年六月達到十萬三千三百美元的高位,只比歷史最高點低了百分之八,但市場的情緒卻沒有想像中那麼樂觀。根據桑蒂門特市場經理布萊恩·奎利文 (Brian Quigley) 的說法,期貨溢價竟然降到了三個月來的低點,期權指標甚至轉向看跌,這多少讓人感到意外。這就像是運動會場上,選手都快跑到終點了,觀眾席卻傳來了幾聲嘆息,沒有預期的歡呼雀躍。

這種矛盾的現象,或許反映了市場的複雜心態。一方面,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巨大資金流入,無疑展現了主流資金對比特幣的認可和追捧;另一方面,衍生品市場的謹慎情緒,則可能暗示了部分投資者對短期價格波動的擔憂,或者擔心短期內漲幅過大會有回調。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零售投資者看跌情緒的增加,在歷史上反而常常是看漲反轉的訊號,畢竟,當所有人都看衰的時候,往往就是反彈的開始,是不是很有趣呢?

目前市面上的這些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雖然都是讓大家可以間接投資比特幣,但他們的「總開支比率 (Total Expense Ratio)」卻各有不同。費用越低,理論上對投資人越有利。比如說,「灰度比特幣迷你信託基金 (Grayscale Bitcoin Mini Trust, BTC)」的總開支比率是百分之零點一五,非常誘人。「富蘭克林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Franklin Bitcoin ETF, EZBC)」是百分之零點一九,「位元智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Bitwise Bitcoin ETF, BITB)」和「凡得克比特幣信託基金 (VanEck Bitcoin Trust, HODL)」都是百分之零點二零。而「iShares比特幣信託基金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和「富達明智原創比特幣基金 (Fidelity Wise Origin Bitcoin Fund, FBTC)」等大牌基金則多為百分之零點二五。其中,「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由於轉型,總開支比率較高,達到百分之一點五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部分資金會從其轉出,流向費率更低的競爭者。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那我也該跟風去買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嗎?別急,老張還是要提醒大家,任何投資都像是一場旅程,在出發前,得先看看地圖,了解路況。比特幣本身就以其驚人的「波動性 (Volatility)」聞名,一天之內漲跌個百分之十、二十都是常有的事,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刺激。即使是透過受監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資,也無法完全規避這種固有的市場風險。

更別提,雖然現在買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方便了許多,省去了管理加密貨幣錢包的麻煩,也提供了更受監管、更安全的投資途徑,但它並非穩賺不賠的印鈔機。投資人務必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Risk Tolerance)」,想想看,如果你的資金流動性不高,或者心臟不夠大顆,恐怕不適合貿然投入。

再者,宏觀經濟的風吹草動,像是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eral Reserve, Fed) 的利率政策、不斷升高的通膨壓力、甚至是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都像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暗中影響著比特幣的走勢。儘管比特幣被一些人看作是「數位黃金」,在動盪時期具有避險功能,但在高利率和高通膨的環境下,風險資產的表現往往會受到壓抑。羅素二千指數 (Russell 2000 Index) 這種小型股指數的波動,也間接反映了市場對風險資產的胃口。

總結來說,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現,無疑是加密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大步,它成功地將比特幣從一個小眾、高門檻的投資品,推向了主流金融市場。 對於想參與比特幣熱潮,但又對複雜技術和安全問題感到卻步的散戶投資者來說,這是一條便捷的康莊大道。對於尋求「資產多元化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的機構投資者而言,它也提供了一個受監管且合規的渠道。

不過,老張還是要語重心長地提醒各位:

  • 知己知彼: 在跳入這片藍海之前,務必仔細閱讀基金的「公開發行證券 (Public Offering Securities)」和「披露文件 (Disclosure Documents)」,了解其投資策略、費用結構和潛在風險。
  • 風險評估: 比特幣的高波動性不是說說而已,它真的會讓你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請務必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別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長期思維: 投資比特幣,尤其透過交易所交易基金,更適合以長期配置的心態看待,而不是抱著一夜暴富的投機心態。市場情緒的短期波動,期貨市場的看跌信號,都說明了市場並非一片樂觀。
  • 分散投資: 別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比特幣或相關產品中。適當的分散投資,永遠是降低風險的黃金法則。

就像我常說的,投資就像一場人生旅程,我們追求的不是速度最快,而是走得最穩、最遠。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或許是通往新世界的橋樑,但橋樑的盡頭是財富還是風險,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智慧。大家,投資愉快,但別忘了風險控管,我們下回見!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