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專門跟大家聊聊那些看似高深莫測,實則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財經大小事。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區塊鏈世界裡一個讓許多新手摸不著頭緒、老手又愛又恨的「隱形費用」:以太坊的 Gas 費(或者我們常說的 eth gas fee)。
想像一下,你週末想搭計程車去百貨公司血拼,結果突然下起傾盆大雨,路上車子少、叫車的人卻多到爆,這時候,計程車的「車資」是不是馬上就飆起來了?有時候為了趕時間,你甚至願意多花一點錢給司機,希望他能優先載你?嘿,你在以太坊(Ethereum)這條區塊鏈高速公路上進行交易時,遇到的「Gas 費」,就跟這情況有八成像!它不是交易金額的一部分,而是你為「啟用」這條網路服務所支付的「手續費」,就像計程車的「起步價」加上「跳表里程費」一樣。

那麼,這筆「eth gas fee」究竟是何方神聖?它又為何總是忽高忽低,讓人捉摸不定呢?別急,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拆解」這筆費用,保證讓你聽完後,對它不再是霧裡看花。
首先,要搞懂 Gas 費,得先認識以太坊這個「區塊鏈大都會」。在以太坊上,你做的任何事,無論是轉帳、發行數位藝術品(非同質化代幣,NFT),還是使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務,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運算資源」。這些資源可不是憑空而來,它們是由遍布全球的「驗證者」(過去稱作「礦工」)提供的,他們幫你記錄、驗證每一筆交易,確保整個網路的安全與穩定。而你支付的 Gas 費,就是給這些「驗證者」的「薪水」,同時也是防止有人惡意濫用網路,例如發送大量垃圾訊息造成網路癱瘓的「門檻」。
這筆 Gas 費通常以一種叫做「Gwei」的單位來計算,它是以太幣(ETH)的十億分之一,聽起來很饒舌,但簡單來說,就是把以太幣切得非常非常細的小單位。你的 Gas 費用怎麼算呢?簡單公式是:Gas 費用 = Gas 價格 x Gas 限制。這裡的「Gas 價格」就像你打車時,每公里多少錢;而「Gas 限制」則是這趟車程你願意付的最高上限。舉個例子,如果你只是簡單轉帳,通常「Gas 限制」會是固定的 21,000 單位,但要是玩轉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那種複雜操作,需要的「Gas 限制」就會高得多,費用當然也跟著水漲船高。這就像你搭計程車只是去巷口買早餐,跟跨縣市長途旅行,車資當然不一樣囉!

那麼,為什麼有時候 Gas 費會貴到讓你咋舌,有時候又便宜得讓人開心呢?這就得提到以太坊在 2021 年 8 月 5 日進行的「倫敦硬分叉」(London Hard Fork)升級,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引入了 EIP-1559 這項機制。這項變革對 Gas 費的計算方式進行了大手術,從原本的「價高者得」拍賣模式,轉變為一套更為精細的混合系統。過去,如果你想讓交易快速被處理,就得跟別人競價,誰出的 Gas 費高,誰的交易就優先。這就像在拍賣會上舉牌,價高者得,結果就是費用波動大得驚人,搞得大家心驚膽戰。
EIP-1559 做了什麼呢?它引入了幾個關鍵概念。首先是「基礎費用」(Base Fee),這是一個由網路演算法自動決定的費率,它會根據網路的擁堵程度自動調整。當網路很忙時,基礎費用就會提高;反之,網路閒置時,基礎費用就會下降。最有意思的是,這筆「基礎費用」支付後會直接「銷毀」(Burn),也就是說,它不會進入任何人的口袋,而是會從流通中的以太幣總量中消失!這項機制被認為有助於抑制以太幣的通貨膨脹,甚至可能使其變成一種「通縮型」資產,因為每一筆交易都在不斷銷毀以太幣。
其次,EIP-1559 還讓使用者可以選擇支付一筆「最大優先費用」(Max Priority Fee),這就是你給驗證者的「小費」或「插隊費」,目的就是讓他們優先處理你的交易。就像前面說的,大雨天想趕時間,多給點小費給司機,請他趕緊過來載你,道理是一樣的。最後,你還可以設定一個「每單位 Gas 最高費用」(Max Fee Per Gas),這是你願意支付的總上限,包含基礎費用和優先費用。如果實際產生的 Gas 費用低於你的上限,多餘的錢就會退還給你。這套新機制讓 Gas 費的預測性更高,也減少了瘋狂波動的現象,可以說是以太坊在提升用戶體驗上邁出的一大步。
不過,你可能會問:「eth gas fee 就算預測性變高了,感覺還是很高啊!」沒錯,尤其是在網路繁忙的時候,例如有新的熱門區塊鏈遊戲上線、NFT (非同質化代幣) 項目發行,或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異常活躍,整個以太坊網路就好像擠爆了的熱門景點,人潮洶湧,Gas 費自然水漲船高。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像知名的穩定幣泰達幣(Tether: USDT)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V4 的通用路由器(Universal Router),在過去 24 小時內都貢獻了數萬美元的 Gas 費用,穩居 Gas 消耗大戶的前幾名。這也側面反映了穩定幣和 DeFi 應用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和極高的使用頻率。當這些應用交易量暴增,整個網路就會變得更擁堵,Gas 費當然也就跟著上漲。

你可能會好奇,當前以太坊的 Gas 費大概是怎麼樣呢?根據 Etherscan 的資料顯示(截至本篇專欄寫作時),如果只是進行一般交易:
* 「慢車」模式: 大約 2.955 Gwei(約 0.17 美元),預計要等 2 分鐘 1 秒。
* 「一般車」模式: 大約 3.034 Gwei(約 0.17 美元),預計 1 分鐘 44 秒。
* 「快車」模式: 大約 3.896 Gwei(約 0.22 美元),預計 30 秒就能搞定。
是不是感覺比想像中便宜?沒錯,這正是最近以太坊網路的一個好消息!根據 Etherscan 提供的「以太坊平均 Gas 價格」數據(I:EGPND),最新的值大約是 17.06 Gwei(日期為 2024 年 6 月 13 日),比起前一日(20.15 Gwei)下降了 15.33%,甚至比一年前(26.85 Gwei)更是大幅下降了 36.45%!這說明什麼?這表示以太坊網路的擁堵情況確實有所緩解,對於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利好,交易成本降低,使用體驗自然更好。
那麼,是什麼讓 Gas 費有所下降呢?這主要歸功於以太坊網路持續進行的升級以及「第二層區塊鏈」(Layer-2 blockchain)解決方案的普及。雖然過去的「合併」(The Merge)和「上海升級」(Shanghai Upgrade)等重大更新,主要是讓以太坊從耗能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轉向更節能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並啟動了質押以太幣的提款功能,這些並沒有直接解決交易速度和 Gas 費高的問題。但是,它們為未來的「分片技術」(Sharding)等擴展性升級鋪平了道路。
真正有效地分攤以太坊主網壓力的,是像 Arbitrum、Optimism、Polygon 等這些「第二層區塊鏈」。它們就像在主幹道旁邊開闢了許多條小路或高架橋,讓大部分的交易先在這些「支線」上處理,只把最終的交易結果打包後再提交到以太坊主網結算。這樣一來,主網的負擔就大大減輕了,交易效率提升,eth gas fee 自然也就降下來了。這就好比原本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結果現在多了好幾條支線,大家可以分流,路當然就不會那麼堵了。
談到 Gas 費,有個小提醒大家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如果你的交易失敗了,Gas 費是不會退還的!聽起來有點不公平對不對?但你可以這樣理解:當你發起一筆交易,驗證者就已經為你的這筆「訂單」消耗了運算資源去處理它,即使最終因為某些原因(例如智能合約出錯、Gas 限制設定太低導致 Gas 不足)而無法完成交易,驗證者已經付出了勞動,所以這筆「服務費」是不能退的。因此,在進行任何以太坊上的交易時,務必確認你的 Gas 限制和 Gas 價格設定是否合理,避免白白浪費了 Gas 費。
回到整體市場,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的表現卻有些低迷。比特幣、以太坊、幣安幣(BNB)、Solana、狗狗幣(Dogecoin)等主要加密貨幣普遍呈現價格下跌,這反映了市場整體情緒偏弱。Gas 費的下降,或許正是在這種市場「冷清」時刻,網路活動相對減少的一個縮影。市場有漲有跌,就像天氣一樣變幻莫測,這是我們身處加密貨幣世界必須理解的常態。
總結來說,以太坊的 eth gas fee 就像是區塊鏈世界的「油錢」或「高速公路過路費」。它高低起伏,反映了網路的熱度與繁忙程度。透過 EIP-1559 升級,我們有了更透明、更可預測的費用機制,而第二層區塊鏈的發展,也為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實際的解決方案。雖然當前市場情緒低迷,但 Gas 費的下降,卻是實實在在地提升了使用者體驗,讓大家在以太坊這條高速公路上「開車」更加經濟實惠。
對於想要參與區塊鏈世界的朋友們,理解 eth gas fee 的運作原理至關重要。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利用 Etherscan 這類工具查詢即時的 Gas 價格,選擇合適的交易速度和費用。若資金流動性不是特別高,或對交易速度沒有極高要求,不妨考慮在 Gas 費用較低的時段進行操作,或者多利用 Layer-2 解決方案,都能有效降低你的交易成本。
⚠️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本文僅為科普性質的財經專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在投入任何資金之前,務必充分研究,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謹慎評估。切記,不懂的東西不碰,永遠是投資的不二法門。祝大家在區塊鏈的旅途上,都能精打細算,省下寶貴的 Gas 費!